逃薮
táo sǒu
  • 拼 音:táo sǒu
  • 注 音:ㄊㄠˊ ㄙ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 陈毅 《过淀山湖》诗:“解放以前此逃藪,抗 日 曾是游击区。”参见“ 逋逃藪 ”。

  • 基本含义
    逃避困境或危险的人,比喻胆小怕事、不敢面对困难的人。
  • 详细解释
    逃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逃”和“薮”。逃指逃跑,薮指沼泽地。逃薮的意思是逃离沼泽地,比喻逃避困境或危险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胆小怕事、不敢面对困难的人。
  • 使用场景
    逃薮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形容某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选择逃避的情况。比如可以说某人是个逃薮,意思是他在面对困境时总是选择逃避而不是勇敢面对。
  • 故事起源
    逃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个困境,他想要逃离这个困境,但却被一片茂密的薮丛所阻挡。他无法逃脱,只能选择面对困境。后来,逃薮成为了形容逃避困难的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逃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逃”和“薮”。
  • 例句
    1. 他是个逃薮,每次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2.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成为逃薮,而应该勇敢面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沼泽地中被困住,但是却选择逃离沼泽地,这样就能够记住逃薮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逃薮相关的成语,如“苟且偷生”、“畏首畏尾”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逃薮,每次遇到难题都不敢面对。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有些同学会变成逃薮,选择逃避。3. 高中生:他是个逃薮,连最基本的责任都不敢承担。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有些人会成为逃薮,选择不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