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阨
shù è
  • 拼 音:shù è
  • 注 音:ㄕㄨˋ 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束隘 ”。控制要隘。阨,通“ 隘 ”。《文选·左思<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张载 注:“重山束阨,谓 蜀 也;长川裾势,谓 吴 也。”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嵐含辉,旋视具宜。”

  • 基本含义
    束缚、限制
  • 详细解释
    束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束”意为束缚、限制,而“阨”意为困难、障碍。束阨的基本含义是指被限制或受到困难阻碍的状态。
  • 使用场景
    束阨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各种限制、困扰或阻碍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各种规定和限制,无法自由发挥;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计划或项目受到各种困难和阻碍,无法顺利进行。
  • 故事起源
    束阨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的一段记载。据说,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想要攻打邻国晋国,但因为晋国有强大的外援,所以襄公感到很困扰。他找到了智者孔子,请教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孔子告诉襄公,只要先攻击晋国的外援,就能解除束缚,顺利攻打晋国。于是,襄公按照孔子的建议行动,最终成功攻下了晋国。从此以后,“束阨”就成为了形容受到限制、困扰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束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束”的意思是束缚、限制,“阨”的意思是困难、障碍。
  • 例句
    1. 他在这个项目中受到了各种束阨,无法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2. 这个公司的发展受到了种种束阨,导致无法顺利扩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束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绳子束缚住,同时又被一堵墙阻挡在前进的道路上,形成了一种被限制、困扰的状态。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束阨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太多的作业,让我感到束阨,没有时间玩耍。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社交活动又受到了各种束阨,让我感到很困扰。高中生:高考前的复习期间,感觉自己被束阨住了,无法有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