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恃
jīn shì
  • 拼 音:jīn shì
  • 注 音:ㄐㄧㄣ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骄矜自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当御 备 时,诸将军或是 孙策 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 基本含义
    自负、自骄
  • 详细解释
    矜恃是指自负自骄,过于自信而不自量力。形容人自以为了不起或者过于看不起他人。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贬义,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信而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 故事起源
    矜恃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名为《小雅·采薇》。其中有一句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是谁说黄河很宽广?只需要一根苇叶就可以横渡。这句诗形容了一个人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轻易地克服任何困难。后来,人们将这种过于自信的态度称为矜恃。
  • 成语结构
    矜恃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表示人的自负和过于自信。
  • 例句
    1. 他常常矜恃自己的才华,却很少真正付出努力。2. 这个运动员因为矜恃自己的实力,最终输掉了比赛。3. 别太矜恃自己,谦虚才是真正的美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矜恃记忆为“自以为金石”,即自己认为自己像金石一样坚固不可摧毁,从而形容人的自负和过于自信。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矜恃相关的成语,例如矜功伐能、矜贫恤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矜恃自己的画画技术,总是觉得自己画得比别人好。2. 初中生:他矜恃自己的数学成绩,总是看不起那些成绩不如他的同学。3. 高中生:她矜恃自己的外貌,总是以自己的美丽自豪。4. 大学生:他矜恃自己的才华,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