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钩
liáo gōu
  • 拼 音:liáo gōu
  • 注 音:ㄌㄧㄠˊ ㄍ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撩钩 ”。 1. 明 清 水战的战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撩鉤焉,三锋一柄,左鉤右漉,或捞首级,或鉤帆幅,梢固铁坚,万拽不曲。”
    (2).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白银》:“快把撩钩拿出来呀!水头上漂着无数条杉木。”

  • 基本含义
    指引诱、引诱
  • 详细解释
    撩钩的基本含义是指引诱、引诱别人。它常用来形容人故意引诱、勾引别人,往往有负面的意味。撩钩一词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间的勾连或连接关系。
  • 使用场景
    撩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引诱、勾引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情感纠葛,也可以用来形容商业交易中的诱导、欺骗行为。此外,撩钩还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勾连、连接关系,比如门窗之间的连接、钩子与物体之间的勾连等。
  • 故事起源
    撩钩这个成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白露未晞宜先下,鹿儿撩草正轻狂。”这里的“撩草”就是引诱鹿儿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源自《红楼梦》,描述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无论起源如何,撩钩成语都以其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得到广泛应用。
  • 成语结构
    撩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撩”和名词“钩”组成。动词“撩”表示引诱、勾引,名词“钩”表示勾连、连接。
  • 例句
    1. 她总是喜欢撩钩,不断勾引别人的注意力。2. 这个商人善于撩钩,总是用各种手段引诱顾客购买他的产品。3. 他们的关系像两个撩钩的门窗,紧密相连。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撩钩”与引诱、勾引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用钩子勾住别人,引诱他们做某件事情,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撩钩相关的成语,如“勾心斗角”、“拉拢”等,以丰富对于引诱、勾引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用小糖果撩钩我们,让我们集中注意力。2. 初中生:他经常在社交平台上撩钩其他人,引起了很多争议。3. 高中生:她喜欢撩钩男生的心,却不愿意真正与他们建立感情。4. 大学生:商家通过促销活动撩钩消费者,提高产品的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