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司
jìn sī
  • 拼 音:jìn sī
  • 注 音:ㄐㄧㄣˋ ㄙ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主管防禁之事的部门或官员。《后汉书·百官志一》:“稟假掾史主稟假禁司。”《陈书·陈方泰传》:“又率人仗抗拒,伤损禁司,为有司所奏…… 方泰 初但承行淫,不承拒格禁司。”《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 晃 好武饰,及罢 南徐州 ,私载数百人仗还 建康 ,为禁司所觉,投之 江 水。” 胡三省 注:“禁司,主防禁诸王。”

  • 基本含义
    指官吏职位被革除,被免职。
  • 详细解释
    禁司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由“禁”和“司”两个字组成。禁,指禁止、剥夺;司,指官吏。禁司的意思是官吏的职位被剥夺,被免职。这个成语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形容官员因犯错或被罢免而失去职位。
  • 使用场景
    禁司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被罢免职位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由于禁司的使用频率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太会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出现。
  • 故事起源
    禁司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据记载,当时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后,他废除了汉朝的官制,设立了新的官职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原本的官员被罢免,失去了原有的职位。因此,禁司这个词语就用来形容官员被免职的情况。
  • 成语结构
    禁司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 例句
    1. 他因贪污受贿被禁司,再也不能在政府任职了。2. 这位官员因失职被禁司,名声一落千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禁司的发音与“禁止司机”进行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司机因为违规被禁止驾驶,失去了驾驶资格,就可以将禁司的含义与记忆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官制和官职体系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禁司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被老师禁止参加班级活动,真是太丢脸了。2. 初中生:他因为在校外打架被学校禁止参加体育课,真是自作自受。3. 高中生:他因为违反校规被学校禁止参加毕业典礼,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4. 大学生:他因为在学术界有严重的不端行为被学校禁止参加学术研讨会,这对他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