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文
shàng liáng wén
  • 拼 音:shàng liáng wén
  • 注 音:ㄕㄤˋ ㄌㄧㄤˊ ㄨ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 北魏 温子昇 有《阊阖门上梁祝文》, 宋 王应麟 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麪,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於是匠人之长,以麫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儷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礼也。” 清 汪懋麟 《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二:“小试神通移柱法,大夸手段上梁文。好言南北东西合,佳兴风雨月露分。”

  • 基本含义
    指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解决困难。
  • 详细解释
    成语“上梁文”源自《左传·昭公十二年》:“上梁不正下梁歪。”梁是房屋的主梁,如果主梁不正,那么房屋就会歪斜。这个成语比喻一个团队或组织的领导者的行为和作风对下属产生示范和影响,如果领导者能够做到正确、规范、正直,那么下属也会受到影响而做到正确、规范、正直。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下属正确行事。
  • 故事起源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名叫晏子的人,他是一位有很高才能的官员。有一天,他来到齐国的宫殿,发现宫殿的梁歪斜。于是,晏子对宫殿的负责人说:“上梁不正,下梁就会歪。”意思是如果主梁没有修正,那么下面的梁就会歪斜。这个故事引申出了成语“上梁文”。
  • 成语结构
    上梁 + 文
  • 例句
    1. 领导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他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上梁文。2.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要明白你的行为会对下属产生示范作用,所以要时刻保持上梁文的形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成语“上梁文”。可以想象一个上梁正直的人在写字,他的字写得很规范,代表他的行为也是规范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领导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明察秋毫”、“身体力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领导者,她要时刻保持上梁文,给我们树立榜样。2. 初中生:学生会主席是我们学校的领导者,他要做到上梁文,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3. 高中生:班长是我们班级的领导者,他要以身作则,做到上梁文,带领大家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