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因数
zhì yīn shù
  • 拼 音:zhì yīn shù
  • 注 音:ㄓㄧˋ ㄧㄣ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质因数 zhìyīnshù
    [prime number] 用做因数的质数,如15=3×5,3、5都是15的质因数

  • 基本含义
    指一个数的所有能整除它的质数因子,质因数是一个正整数的因数中质数的一种。
  • 详细解释
    质因数是指一个数的所有能整除它的质数因子。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因数的数,如2、3、5、7等。质因数是一个正整数的因数中质数的一种。例如,12的质因数是2和3,因为12可以被2和3整除,而2和3都是质数。
  • 使用场景
    质因数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因式分解和求最大公约数等问题中。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的因数结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 故事起源
    质因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也有关于质因数的记载。
  • 成语结构
    质因数的结构比较简单,由“质”和“因数”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这个数的质因数是2、3和5。2. 在因式分解中,我们需要找出一个数的所有质因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质因数的发音“质因数”与其基本含义“一个数的所有能整除它的质数因子”进行关联记忆。同时,可以通过练习因式分解和求最大公约数等数学题目来加深对质因数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了解更多关于质数、合数、因子、倍数等概念的内容。可以阅读数学方面的书籍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来深入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12的质因数是2和3。2. 初中生:在因式分解中,质因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3. 高中生: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质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