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磬
fú qìng
  • 拼 音:fú qìng
  • 注 音:ㄈㄨˊ ㄑ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书·禹贡》:“ 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 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严肃。
  • 详细解释
    浮磬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浮”指轻浮、不严肃,而“磬”是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钟,用于宗教和礼仪场合。浮磬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严肃,不符合正经、庄重的态度。
  • 使用场景
    浮磬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行为不端正、不认真负责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重要场合或严肃事务中表现得轻浮、不正经。
  • 故事起源
    浮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王莽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汉代时期,王莽曾在宫廷中设宴款待宾客,宴席上有一人在玩弄磬乐,用手指敲打磬声,不以为忤。王莽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因为磬乐是庄重严肃的乐器,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不适合用于嬉笑游戏。于是王莽就用“浮磬”来形容这个人的轻浮行为。
  • 成语结构
    Subject + 浮磬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浮磬,不把任务当回事。2. 这个学生一直浮磬,对老师的教导毫不认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浮磬”这个成语与轻浮、不严肃的行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正式场合中拿着乐器玩耍,不顾他人的反感和场合的庄重。
  •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阅读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例句,来丰富你对浮磬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上课时总是浮磬,老师生气了。2. 小学生:我班上有个同学经常浮磬,老师说他不认真听讲。3. 初中生:他在班级会上说笑话,浮磬得让大家都没法认真开会。4. 高中生:考试前一天,他还在和同学打游戏,真是太浮磬了。5. 大学生:他在实习单位的工作中表现出浮磬的态度,导致被批评。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