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夺
wù duó
  • 拼 音:wù duó
  • 注 音:ㄨˋ ㄉ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字句的错误和脱漏。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歌>解题》:“加上脱简、传写、翻刻、虫蛀、鼠咬、后人的任意改窜,经历了两千多年,也不知道有多少词句上和文字上的误夺、增益。”

  • 基本含义
    指因错误的判断或行为而抢夺、夺取或得到一些东西。
  • 详细解释
    误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误”意为错误,第二个字“夺”意为抢夺。误夺的含义是指因为错误的判断或行为而抢夺、夺取或得到一些东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因为不正当的手段或不恰当的行为而获得某物。
  • 使用场景
    误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某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不合法的行为获得了他人的财物、地位或权力。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道德、不公正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错误的判断而得到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 故事起源
    误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历史故事。故事讲述了项羽误认为刘邦已经死亡,于是他错过了击败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和死亡。从此以后,误夺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因为错误的判断而失去了机会。
  • 成语结构
    误夺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误”和动词“夺”组成。其中,“误”作为动词表示错误的判断或行为,“夺”作为动词表示抢夺、夺取。
  • 例句
    1. 他以不正当手段误夺了公司的控制权。2. 这个贪官因为误夺公款而被判刑。3. 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而误夺他人的利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误夺”与“错误的判断导致抢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误夺”想象成一个错误的手掌抢夺一些东西,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贪夺”、“不义之财”等,来扩大对于不正当获取财物的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贪婪误夺了同学的铅笔。2. 初中生:他因为错误的判断误夺了考试的第一名。3. 高中生:他因为不正当手段误夺了对方的女朋友。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误夺”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