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鑪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燒鑪
  • 基本解释

    金属冶炼炉。《南齐书·刘悛传》:“﹝ 蒙城 ﹞有烧鑪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勤劳工作,不辞辛劳。
  • 详细解释
    烧鑪是指在炉灶上烧火,比喻勤勉努力工作,不辞辛劳。它强调了人们在工作中坚持不懈,毫不懈怠的精神。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勤劳努力,不怕辛苦,不辞劳苦地工作。可以用来夸奖、鼓励或描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 故事起源
    烧鑪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晋书·王敦传》中的故事。王敦是晋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上非常努力,勤勉工作。有一次,王敦的儿子问他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去炉灶上烧火,王敦回答说:“烧鑪是为了炼剑,炼剑是为了保护国家。”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勤勉工作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烧鑪
  • 例句
    1. 他是一个烧鑪的人,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工作非常努力。2. 她是个烧鑪的学生,每天都坚持自习到很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炉灶上烧火,努力工作的样子。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勤劳工作相关的成语,如“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烧鑪的小学生。初中生:他是一个烧鑪的篮球运动员,每天都坚持训练。高中生:她是个烧鑪的志愿者,每个周末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