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春
miǎo chūn
  • 拼 音:miǎo chūn
  • 注 音:ㄇㄧㄠˇ ㄔㄨ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暮春。 唐 李端 《送友人游江东》诗:“ 江 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 基本含义
    形容春天刚开始或初春的时候。
  • 详细解释
    杪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杪”意为初,表示春天刚刚开始;“春”则指春季。杪春的字面意思是指初春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年中春季刚刚开始的时候。
  • 使用场景
    杪春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春天刚刚开始的景象或气候。它可以用于古代文学作品、诗歌、歌曲等多种文学形式中,以描绘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故事起源
    《诗经·小雅·杪生》中有一句诗:“杪生曰:春之初生。”这句诗意味着春天初生,正是杪春的时候。后来,人们将这句诗中的“杪生”演化为成语“杪春”,用来形容春天初生的景象。
  • 成语结构
    杪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春天刚刚来临,大地上洋溢着杪春的气息。2. 杪春时节,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杪春”这个成语与春天的景象联系起来,想象春天刚刚开始时的美丽景色,这样能够更加深刻地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春天有关的成语,如“春暖花开”、“春风得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是杪春的第一天,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儿。2. 中学生:杪春时节,我喜欢到公园里散步,感受春天的气息。3. 大学生及成年人:每年的杪春,我都会去乡村旅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