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归
tuì guī
  • 拼 音:tuì guī
  • 注 音:ㄊㄨㄟˋ ㄍㄨㄟ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辞官归田;引退。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退归,未尝言所言於上者於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约宦途的味儿不过如此,不如退归林下,遍走江湖,结识几个肝胆英雄。”《荡寇志》第一三○回:“ 召忻 因此请於 希真 ,归田就隐, 希真 留其平定 梁山 ,再行退归。”
    (2).退回;返归。《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再三谢辞,退归本国。”《绿野仙踪》第七四回:“他多要几两银子,暂且退归,过一二年与再来,何如?”

  • 基本含义
    指人退隐回归本位,返璞归真。
  • 详细解释
    退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退”表示退隐、离开,第二个字“归”表示回归、归来。退归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离开繁华喧嚣的世界,回到本真的自我,返璞归真。它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返璞归真和回归本位。
  • 使用场景
    退归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于繁华世界的厌倦与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主动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追求真善美的追求,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重新找回自己的本真。
  • 故事起源
    退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与孔子的对话中说:“君子不器。”孔子听后很高兴,因为他认为公冶长能够意识到人应该追求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器物。于是孔子说:“君子退而不归,君子遁而不窥。”从此,退归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人们追求内心真善美的追求。
  • 成语结构
    退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退”是动词,表示离开、远离;“归”是动词,表示回归、归来。
  • 例句
    1. 他厌倦了都市的喧嚣,选择退归乡村。2.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我喜欢在大自然中退归,放松心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繁华都市中感到厌倦,然后想象自己回到了宁静的乡村,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本真。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退归相关的成语,如“返璞归真”、“归隐”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退归相关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归一”思想和佛家的“涅槃归真”思想,深入探讨人类内心的追求和真善美的追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假期里退归大自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2. 初中生:面对繁忙的学习压力,我常常希望能够退归,找回自己的真实想法。3. 高中生:毕业后,我计划退归乡村,去实现自己的农业梦想。4. 大学生:在追求事业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退归内心,追求真善美的生活。5. 成年人:经历了一番人生的波折之后,我决定退归,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