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疑
wēi yí
  • 拼 音:wēi yí
  • 注 音:ㄨㄟ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怀疑,不信任;疑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晋 杜预 注:“变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故特称 仲尼 以明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领宾阁,前无比;遭危疑,建大謨。” 清 许缵曾 《睢阳行》:“豪门娶妇亦危疑,先奏神絃羞沆瀣。” 谭献 《<明诗录>序》:“ 长沙 李相 虽处危疑,而丁中叶休养之会,於是剬诗缉颂。”

  • 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危险而又不确定。
  • 详细解释
    危疑是由“危”和“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危意指危险,疑意指不确定。危疑形容事情既危险又不确定,暗示着情况严峻且难以预测,需要谨慎对待。
  • 使用场景
    危疑常用于描述不确定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危险而又不确定的情况,比如危险的决策、危险的局势等。
  • 故事起源
    危疑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一年》。故事中,齐国国君宣公遇到了一个危险而又不确定的局势。他的部下建议他采取慎重的行动,以应对这个危疑的情况。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总结为成语“危疑”。
  • 成语结构
    危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上属于形容词短语。
  • 例句
    1. 在这个危疑的时刻,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做出明智的决策。2. 这个危疑的局势让人无法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危疑的发音“wēi yí”与“危险”和“不确定”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尝试用危险而又不确定的情景来联想危疑这个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危疑相关的成语,例如“危如累卵”、“危如朝露”等,以扩展对于危险和不确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森林里迷路了,感觉很危疑。2. 初中生:他的决定在危疑的时刻显得非常勇敢。3. 高中生:面对危疑的局势,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