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院
jiàn yuàn
  • 拼 音:jiàn yuàn
  • 注 音:ㄐㄧㄢˋ ㄧㄨ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相门才子 高阳 族,学者清资五品官。諫院过时荣棣萼, 谢 庭归去蹋芝兰。”按, 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 ,尝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 开成 元年四月,检校左仆射、 兴元 尹。
    (2).谏官官署。 宋 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 宋 司马光 有《諫院题名记》。《文献通考·职官四》:“ 明道 初, 陈执中 为諫官,屡请置院,於是以门下省为諫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

  • 基本含义
    指勇敢直言、敢于进谏的地方或人。
  • 详细解释
    谏院是中国古代官府中专门负责进谏的机构,由官员组成,负责向皇帝或高级官员进谏,陈述事实、表达意见。因此,谏院成为了勇敢直言、敢于进谏的象征。
  • 使用场景
    谏院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勇气、胆识和智慧,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势。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敢于向上级或权威人物提出真实意见的人,或者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内部存在着鼓励坦诚交流、勇于指出问题的氛围。
  • 故事起源
    谏院作为一个机构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朝。汉武帝时期,谏院的成员由当时最贤能的人组成,负责提出对政府政策的建议和批评。这个机构的存在是为了避免皇帝的独断专行,保证政府的公正和廉洁。因此,谏院成为了一个象征勇敢直言的地方。
  • 成语结构
    谏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谏院,总是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2. 这个公司有一个开放的文化,鼓励员工像谏院一样勇于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谏院的“谏”字联想为勇敢直言的“谏”,将“院”字联想为机构或者组织。通过联想和反复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府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谏院的含义和成语的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的谏院,我会勇敢地提出对老师的建议和意见。2. 初中生:我希望成为学校的谏院,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改进的建议。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谏院,我会代表同学们向学校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4. 大学生:我加入了学生社团,希望成为谏院,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