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落
kū luò
  • 拼 音:kū luò
  • 注 音:ㄎㄨ ㄌ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凋落;衰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义》:“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以一时丧死。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谓阴气悲哀也。” 汉 徐干 《中论·修本》:“《诗》曰:‘……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

  • 基本含义
    指植物枯萎凋谢,也比喻事物衰败、失去活力。
  • 详细解释
    枯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枯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落指植物凋谢掉落。引申为事物失去生机,衰败不振。
  • 使用场景
    枯落常用于描写自然界的景象,如枯落的树叶、枯落的花朵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衰老、事业的失败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枯落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没有希望、没有活力的事物。
  • 故事起源
    枯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邶风·静女》一篇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中的“搔首踟蹰”一句,意思是女子心思纷乱,犹豫不决,没有主动追求的态度。后来,人们将“搔首踟蹰”解释为没有活力、失去勇气,形容事物衰败的状态。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这片土地经过长时间的干旱,树木都变得枯落了。2. 他的事业一直处于枯落状态,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植物干枯凋谢”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想象一个花朵在干旱的环境中逐渐失去水分,最终凋谢掉落,就能够记住枯落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枯落相关的成语,如“枯木逢春”、“枯鱼之肆”等,以扩展对枯落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秋天到了,树叶都枯落了。初中生:他的梦想因为困难而枯落了。高中生: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停滞,许多企业都处于枯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