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视
mò shì
  • 拼 音:mò shì
  • 注 音:ㄇㄛˋ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默默而视。多指对该管的事故意不管或漠不关心。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引 向培良 文:“不免觉得他稍微有一点过于冷静,过于默视的样子,而其实他是无时不充满着热烈的希望,发挥着丰富的感情的。” 杨大群 《东北王世家》第五三回:“因战斗骚乱之故,致使帝国之权利、利益有遭致危害之虞时,本司令官不能默视。”

  • 基本含义
    默默地观察,不说话也不做声
  • 详细解释
    默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默”表示不说话,不发声;第二个字“视”表示观察、看。默视的含义是指默默地观察,不说话也不做声。
  • 使用场景
    默视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默默地观察,不发表意见或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会议中,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默视,而不参与讨论或发表意见。此外,默视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默默地观察他人的行为或言辞,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
  • 故事起源
    默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秋水》一文。故事中,庄子和惠子一起去看秋水。庄子默默地观察着秋水的流动,而惠子则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和意见。庄子通过默视,体会到了秋水的美妙之处,而惠子则没有。从此以后,人们用“默视”来形容默默地观察,不发表意见或评论。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默”和“视”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在讨论问题时,他通常选择默视而不发表意见。2. 她默视着他的举止和言辞,试图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默视”这个成语与默默观察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说话也不做声。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或表达方式,如“默不作声”、“默默无闻”等,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默视一分钟,观察周围的环境。初中生:他在家里默视了很久,想了解家人之间的关系。高中生:面对争议,他选择默视而不发表意见,以避免引起争吵。大学生:在团队讨论中,他默视了一段时间,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成人:在聚会上,他默视着周围的人,试图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