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莲子草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空心莲子草(Alligator Alternanthera Herb),苋科,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原产巴西,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具有药用价值。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起先在上海郊区栽培用作养马饲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南方一些省市将其作为猪羊饲料推广,随后又被进一步引入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该草已成为恶性杂草,在中国23个省市有发生。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空心莲子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在田埂和田间成片生长影响农事操作。在鱼塘等水生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腐败后又污染水质,影响鱼虾生长。在河道和沟渠中的生长会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对水运输和农田灌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路边、公用绿地、居民区等生长影响环境的美观和卫生。

    空心莲子草 -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中空,有分枝,节腋处疏生细柔毛。叶对生,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芒尖,基部渐狭,表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6cm;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白色,不等大;雄蕊5,基部合生成杯状,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3~4窄条;子房倒卵形,柱头头状。花期5~11月。

    空心莲子草 - 化学成份

    全草含6-甲氧基木犀草素7α-L-鼠李糖甙(7α-L-rhamnosyl-6-methoxy-luteolin)[1],齐域果酸联结葡萄糖、核糖和鼠李糖的甙[2]。茎叶中提得莲子草素(alternanthin),α-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3],齐墩果酸-3-O-D-葡萄糖甙(oleanolicacid-3-O-β-D-glu-coside)[4].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有抑菌作用(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注射液还有某些抗病毒作用(亚洲甲型流感病毒70-5株、乙脑病毒、狂犬病毒)。毒性很小,对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55.4g/kg。

    空心莲子草 - 生境分布

    生于池沼、水沟。原产巴西;北京、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引种,后逸为野生。

    空心莲子草 - 中药特性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

    别名:空心苋、革命草、水花生、过塘蛇、空心蕹藤菜、水蕹菜、螃蜞菊、假蕹菜

    来源:苋科莲子草属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鲜用。

    性味归经: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乙脑、流感初期、肺结核咯血。外用治湿疹,带状疱疹,疔疮,毒蛇咬伤,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鲜全草取汁外涂,或捣烂调蜜糖外敷。治眼病时用点眼药水,每日3~4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空心莲子草 - 鉴别

    性状鉴别:全草长短不一。茎扁圆柱形,直径1-4mm;有纵直条纹,有的两侧沟内疏生毛茸;表面发绿色,微带紫红色;有的粗茎节处簇生棕褐色须状根;断面中空。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7-18m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绿黑色,两面均疏生短毛。偶见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直径约1cm,具总花梗;花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例,呈类长方形,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并有气孔及非腺毛。表皮下方为厚角组织,2-3列细胞,排列成不连续环状,常为气孔下方的气室所间隔。皮层细胞排列疏松。维管束排列成环,韧皮部较狭,外侧散有少数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束间形成层内方的1-6列细胞壁增厚,木化;木质部导管数个至十多个;木薄壁细胞壁增厚且木化。髓部中空。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均有气孔及非腺毛。气孔直轴式,偶见不定式。非腺毛有2种:一种似蚕形,短小,向一侧弯曲,有3-8细胞;另一种较长,3-6细胞,有疣状突起。叶肉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湿浸,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少许镁粉和数滴浓盐酸,振摇,溶液显橙色。(检查黄酮)(2)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ml,热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乙醚10ml,搅拌,滤过,不溶物再用乙醚5ml,同法处理2次,弃去醚液。残渣加甲醇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新制的7%盐酸羟胺甲醇液与10%氢氧化钾甲醇液3滴,水浴上微热,冷后加三氯化铁盐酸溶液2滴,显橙红色。(检查香豆素)(3)取上述甲醇滤液1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煮沸3min,置冷,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滴,显红色。(检查香豆素与酚羟基)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虚伪、假意,内心空虚。
  • 详细解释
    成语“空心莲子草”由“空心”、“莲子”和“草”三个词组成。其中,“空心”表示内心没有内容,虚伪;“莲子”表示高洁、纯净;“草”表示虚假、不真实。整个成语意味着人的内心虚假、不真实,没有真正的内涵和高尚的品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虚伪、表里不一,或者形容某些事物本质空洞、不真实的情况。可以用于贬义的评论或批评。
  • 故事起源
    成语“空心莲子草”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种叫做莲子草的植物,表面看起来像莲子一样美丽,但实际上是空心的,没有真正的价值和内涵。这个比喻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内心虚伪、缺乏真实性和高尚品质。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空心”、“莲子”和“草”。
  • 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空心莲子草,不可信任。2. 这个产品广告夸大其词,完全是空心莲子草,不要相信它的宣传。3. 她的演讲充满了空洞的词句,毫无实质性,简直就是空心莲子草。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空心莲子草”与虚假、不真实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莲子草的表面美丽,但当你打开它时,发现里面是空的,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虚假、不真实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虚与委蛇”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的话都是空心莲子草,根本不可信。2. 初中生:这个人的态度虚伪,简直就是空心莲子草。3. 高中生:她的微笑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空心莲子草,没有真正的善意。4. 大学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空洞的口号,完全是空心莲子草。5. 成年人:在商场上,有些销售员的推销手段就像空心莲子草一样,不真实,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