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教
shù jiào
  • 拼 音:shù jiào
  • 注 音:ㄕㄨˋ ㄐ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受名教约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追忆世上事,束教已自拘。”

  • 基本含义
    束教是指教育对学生进行严格约束和管理的意思。
  • 详细解释
    束教源自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记载。相传,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长安担任过教育官员的职务。他非常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以期望他们能够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束教成为了一个代表严格教育管理的成语。
  • 使用场景
    束教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约束和管理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话题。
  • 故事起源
    束教的故事起源于司马相如的教育经历。他以严格要求学生而闻名,因此成为了束教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束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束”和“教”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进行束教,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学习。2. 这所学校以束教而闻名,学生在这里都非常守纪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束教”与严格约束和管理的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生被束缚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相如的故事,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也可以探讨教育中约束和自由的平衡问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差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进行束教,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这所学校以束教而闻名,学生在这里都非常守纪律。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进行束教,以期望他们能够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