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骨
guī gǔ
  • 拼 音:guī gǔ
  • 注 音:ㄍㄨㄟ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龟甲。《周礼·春官·龟人》“攻龟用春时” 汉 郑玄 注:“治龟骨以春,是时乾解不发伤也。”《急就篇》卷四:“亭歷桔梗龟骨枯。” 颜师古 注:“龟骨谓龟甲也,枯者言其已死骨乾枯也。” 唐 吕岩 《勉牛生夏侯生》诗:“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
  • 详细解释
    龟骨是由“龟”和“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比喻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而骨头代表着坚硬和坚固。因此,龟骨形容人具备不屈不挠、顽强不息的品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持下去。
  • 使用场景
    龟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的人。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坚毅和顽强,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困境中保持坚持和奋斗的精神。
  • 故事起源
    龟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齐庄公曾经想要征服楚国,于是派出大军进攻。然而,楚国的将领项燕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强的抵抗力,齐军无法攻破。齐庄公非常气馁,于是他找到了一位智者咨询如何攻克楚国。这位智者告诉他:“楚国将领项燕有着龟骨之质,坚韧不拔,你若想攻破楚国,必须要找到他的弱点。”齐庄公听后恍然大悟,最终找到了攻破楚国的方法。
  • 成语结构
    成语“龟骨”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其中,“龟”作为形容词,表示坚硬、坚固的意思;“骨”作为名词,表示人的骨头。
  •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展现出了龟骨的品质。2. 只有具备龟骨的人才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3. 面对失败,我们要坚持下去,展现出龟骨般的毅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龟骨”。可以想象一只乌龟的骨头非常坚硬,就像一个人的坚毅和顽强一样。通过将乌龟和坚硬的骨头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龟骨这个成语的意义,并且拓展对坚持和毅力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习像乌龟一样有龟骨,不怕困难,努力进步。2. 初中生:在备战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展现出龟骨的品质,不放弃,争取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需要有龟骨的毅力,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