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
xīn sān mín zhǔ yì
  • 拼 音:xīn sān mín zhǔ yì
  • 注 音:ㄒㄧㄣ ㄙㄢ ㄇㄧㄣˊ ㄓㄨˇ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 孙中山 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民生主义。这时期的三民主义以联 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实质,也称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 基本含义
    新三民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种思想理论,提出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目标,旨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 详细解释
    新三民主义是由中国近现代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一种思想理论。它包含了三个基本原则,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新三民主义主张通过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来实现这些原则。它强调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提倡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 使用场景
    新三民主义常常在与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学、社会学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中使用。它可以用来描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故事起源
    新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的革命运动中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他认为,中国需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 成语结构
    新三民主义是一个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新”、“三民”和“主义”。
  • 例句
    1. 学习新三民主义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途径。2. 我们应该积极践行新三民主义的理念,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新三民主义”分解为三个关键词,即“新”、“三民”和“主义”,并与其基本含义相联系。同时,可以与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和他所倡导的思想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该词语的含义和重要性。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新三民主义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新三民主义,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2. 初中生:了解新三民主义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3. 高中生:新三民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思考。4. 大学生:新三民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思想理论,我们应该探索其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