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枭
yán xiāo
  • 拼 音:yán xiāo
  • 注 音:ㄧㄢˊ ㄒㄧ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盐枭 yánxiāo
    [salt smuggler] 旧时指结伙私贩食盐的人

  • 详细解释

    旧指贩卖私盐的人。大多有武装。 清 袁枚 《新齐谐·蒲州盐枭》:“ 岳水轩 过 山西 蒲州 盐池,见 关神 祠内塑 张桓侯 像,与 关 面南坐,旁有 周将军 像,怒目狰狞,手拖铁练,锁朽木一枝,不解何故。土人指而言曰:‘此盐梟也。’……‘梦 关神 召众人,谓曰:汝盐池为 蚩尤 所据,故烧不成盐。我享血食,自宜料理。但 蚩尤 之魄,吾能制之,其妻名 梟 者,悍恶尤甚,我不能制,须吾弟 张翼德 来,始能擒服,吾已遣人自 益州 召之矣,众人惊寤,旦即在庙中添塑 桓侯 像。其夕风雷大作,朽木一根,已在铁练之上。次日取水煑盐,成者十倍。’始悟今所称盐梟,实始於此。”《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説强盗打劫也好,説盐梟打劫也好,横竪总在贵境里出的抢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后来 太湖 捕获盐梟案内,太尊代他开个名字,向 太湖 水师统领处説个人情,列入保举案内,居然过了县丞班。” 阿英 《盐乡杂信》九:“如果你拒绝他,马上就会发生问题的,如报告你私烧,和盐枭有关系,在秤上和你捣乱等等。”

  • 基本含义
    指贩卖盐巴的人,也用来形容非法贩卖、操纵价格的人。
  • 详细解释
    盐枭一词出自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原意是指贩卖盐巴的人。在古代,盐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由于盐的供应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私自贩卖盐被视为违法行为。因此,盐枭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非法贩卖盐巴的人,或者操纵价格、获取不义利益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操纵市场价格的人。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他是个盐枭,通过控制市场价格牟取暴利。”来形容某个人的行为不法。
  • 故事起源
    盐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李逵因为贩卖盐巴而被追捕,后来成为了宋江手下的好汉。这个故事描写了盐枭的形象,进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盐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商人是个盐枭,通过操纵价格赚取了大量的利润。2. 她的行为就像一个盐枭,总是用各种手段获取不义之财。
  • 记忆技巧
    记住盐枭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盐”和“枭”这两个字形象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贩卖盐巴的人,手上拿着一把枭,用来保护自己的盐巴。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1. 盐枭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了解更多关于盐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 学习其他与商业、市场有关的成语,比如“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等,可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盐枭,私自贩卖盐巴,违法了。2. 初中生:这个商人是个盐枭,他通过操纵价格赚取了大量的利润。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涉嫌成为了一名盐枭,他利用权力操纵盐价获取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