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板
guì bǎn
  • 拼 音:guì bǎn
  • 注 音:ㄍㄨㄟˋ ㄅ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桂木板。一种贵重的木材。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 贵州 苗峒 出沙板,然彼中不甚贵重,其最重者曰桂板,有金桂、水桂二种:一如黄金间碧玉竹;一如沉香之色,嗅之如沉速香。其木在地中横生,长或丈餘,短或三五尺,大者或至数围,更无枝叶。其生多在山根,其上土色皆黄,庶草不殖,以铁斸之,坚而难入, 苗 人解为板售之,直较沙板数倍。”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脸色红润光亮,形容健康、精神焕发。
  • 详细解释
    桂板,又称桂板红,是指人的脸色红润光亮,形容人体健康、精神焕发。桂板的“桂”指的是桂花,表示花容华美;“板”指的是脸,表示脸色红润如板。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的形象。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面色红润、健康有光彩的状态。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的景象,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形容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开心,容光焕发。后来,人们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草色入帘青”引申为“桂板红”,表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最近锻炼身体很有成效,脸色红润得像个桂板。2. 她每天早晨都会去晨跑,保持身体健康,所以脸色总是桂板红。
  • 记忆技巧
    将“桂板”与“红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脸色红润光亮,就像桂板一样,容光焕发。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健康、容光焕发相关的成语,如“红光满面”、“笑逐颜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吃水果和蔬菜,所以我的脸色常常像桂板一样红润。2. 初中生:我爷爷每天都锻炼身体,所以他的脸色红润得像个桂板。3. 高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她的面色终于恢复了桂板红,看起来精神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