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
mù lián xì
  • 拼 音:mù lián xì
  • 注 音:ㄇㄨˋ ㄌㄧㄢˊ ㄒ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称“ 目莲戏 ”。以 目连 救母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唐 代已有《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以后各种戏曲中多有目连戏。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有《目莲戏》一篇。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目连戏的热闹, 张岱 在《陶庵梦忆》上也曾夸张过,说是要连演两三天。”参见“ 目连救母 ”。

  • 基本含义
    指人们表演某种角色或行为时,始终保持着不变的样子。
  • 详细解释
    目连戏源自中国古代的戏曲表演形式,其中的角色目连一直保持着相同的表情和动作,不论发生什么情节变化。因此,成语“目连戏”形象地比喻人们在某种角色或行为中始终保持着不变的样子,不受外界影响。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相同的表情或态度,不受外界影响。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变通和创新能力的人。
  • 故事起源
    传说中,目连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他为了救度众生,自愿化身为一只金鱼。在故事中,目连金鱼始终保持着相同的姿态,不受外界干扰,表达了菩萨的坚定和无私的精神。
  • 成语结构
    主要由“目连”和“戏”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始终表现得像个目连戏,从不参与任何讨论和决策。2. 这个政治家在选举期间一直保持着目连戏的形象,不露声色。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目连金鱼的形象,想象它始终保持着相同的姿态,不受外界干扰。也可以将“目连戏”与“不变”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联结。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目连金鱼的佛教故事和佛教文化。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僵硬不化”、“一成不变”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一直坐得笔直,像个目连戏一样。2. 初中生: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就像一个目连戏。3. 高中生:这个演员在不同角色中始终保持着目连戏的表情,缺乏表演的变化和创新。4. 大学生:他的观点一成不变,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见,简直像个目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