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命
jiè mìng
  • 拼 音:jiè mìng
  • 注 音:ㄐㄧㄝ ˋ ㄇ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借命 jièmìng
    [drag out on ignoble existence] 偷生
    靦颜借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详细解释

    (1).苟且偷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寧不哀哉!” 张铣 注:“靦,强;借,假也。谓假借少时之命而为夷狄驱驰也。”《宋书·毛脩之传》:“臣之情地,生途已竭。所以未沦於泉壤,借命於朝露者,以日月贞照,有兼映之辉,庶凭天威,诛夷讎逆。”
    (2).犹赦命。 唐 姚少微 《为任虚白陈情表》:“陛下发云霓之彩;回霜电之威。捨过好生,全弃岭表。一蒙涣汗,忻借命之恩;万里奔波,无乞骸之望。”

  • 基本含义
    以生命为抵押物,借取他人的生命。
  • 详细解释
    借命是指以自己的生命为抵押,借取他人的生命。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以自身生命为代价,从而得到他人的生命的行为。它通常用来形容危险的行动或冒险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冒险行为或不顾生命安危的行为。它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故事等多种场景中,以强调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和决心。
  • 故事起源
    借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窦融传》中。窦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臣,曾经在刘备和孙权之间游说,希望他们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在游说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生命为抵押,许下了“借命”之言。这个故事成为了借命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借命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借”和“命”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为了拯救落水的人,毫不犹豫地借命救人。2.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借命献身,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烈士。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借命这个成语与冒险、勇气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借取他人的生命,来强调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勇气、冒险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借命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救小狗,不顾一切地借命跳进了河里。2. 初中生:为了保护家人,他毅然决然地借命与歹徒搏斗。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愿意借命去追求,不畏艰难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