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字古兰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血字古兰经 - 简介

    “血字《古兰经》”,是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前请人用自己鲜血抄写而成的一本《古兰经》。

    血字古兰经 - 成书过程

    “血字《古兰经》”用27升从萨达姆身上抽得的鲜血写成,共114页。当然,这么多血液并不是一次抽得,而是用两年的时间分多次取得。

    为此,萨达姆还专门指定一位名叫阿巴斯·巴格达迪的知名书法家为他抄写。而现(2010年)已经定居美国的巴格达迪却称:他当时很不情愿与这本经书联系在一起,并说这是他生命中一段极为痛苦的经历,现在只想忘掉它。

    血字古兰经 - 书写目的

    萨达姆之所以这样做(“血字《古兰经》”),一方面是为了感谢真主保佑他的长子乌代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暗杀,另一方面是感谢自己能够当权20余年。

    血字古兰经 - 保管

    2003年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后,“血字《古兰经》”就由伊拉克逊尼派留本基金会(Iraq’s Sunni Endowment fund)主席谢赫·萨马赖保管。他将经书放在一个外面有三重门保护的保险箱中,并将开箱的三把钥匙分置三处——一把在他手中,一把交给了当地警长,另一把则在巴格达某地。

    血字古兰经 - 评价

    1、虽然谢赫·萨马赖本人也很不喜欢这本“血字《古兰经》”,但他坦言该经书“价值连城,买家一定趋之若鹜,能轻松卖出数百万美元”。

    2、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沙拉比认为,这本经书“会对伊拉克人民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它的存在就是在神化极权主义,应该将它毁掉”。

    3、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的发言人阿里·穆萨维则表示,应该将该经书作为萨达姆时期残酷历史的见证保留下来,“当然不能将其摆放在博物馆中,因为没有伊拉克人想看”。穆萨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经书放到专门收藏希特勒等独裁者“历史遗留物”的私人博物馆中。

    血字古兰经 - 关于萨达姆

    萨达姆·侯赛因,生于1937年4月28日,他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伊拉克最高军事将领、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与伊拉克复兴党总书记等职。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其政权被美国推翻,萨达姆逃亡半年后亦被美军掳获。经伊拉克法庭审判,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绞刑,并于12月30日当地时间清晨6时5分执行,得年69岁。

  • 基本含义
    指用鲜血写成的古兰经,比喻非常珍贵而难以得到的东西。
  • 详细解释
    血字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书,用鲜血书写的古兰经被认为是最珍贵、最神圣的。成语“血字古兰经”比喻非常珍贵而难以得到的东西,也表示某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种非常珍贵、难以得到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或传统。
  • 故事起源
    血字古兰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阿拉伯。据说,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为了保存古兰经,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写成了一本古兰经,从而使这本古兰经变得非常珍贵而难以得到。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 成语结构
    主语 + 血字古兰经
  • 例句
    1. 这幅画是大师亲手画的,可以说是艺术界的血字古兰经。2. 这个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血字古兰经,我们应该好好保护。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血字古兰经”联想为非常珍贵而难以得到的文化遗产,将其形象化记忆,帮助记忆和理解。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伊斯兰教的文化和古兰经的知识,深入了解血字古兰经的历史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血字古兰经,非常难得。2. 初中生:这幅画是我用心绘制的,可以说是我艺术创作的血字古兰经。3. 高中生:这个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血字古兰经,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和保护。4. 大学生:这个项目是我用心打造的,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的血字古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