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ìng gāo cǎi liè ㄒㄧㄥˋ ㄍㄠ ㄘㄞˇ ㄌㄧㄝ ˋ

    兴高采烈(興高采烈) 

    亦作“ 兴高彩烈 ”。语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叔夜 儁侠,故兴高而采烈。”此谓旨趣高超,言辞犀利。后以“兴高采(彩)烈”形容兴致高,情绪旺盛。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这里的黄脸干儿们,也听得兴高彩烈。”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总是兴高采烈地笑。”

  •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高兴、兴致勃勃的样子
  • 详细解释
    兴高采烈是由“兴高”和“采烈”两个词组成的,兴高指的是兴致勃勃、非常高兴的样子,采烈指的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样子。兴高采烈形容一个人兴致勃勃、非常高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样子。
  • 使用场景
    兴高采烈通常用来形容在获得好消息、遇到喜事或者实现目标后的高兴和激动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非常感兴趣、热情高涨的状态。
  • 故事起源
    兴高采烈最早出现在《汉书·杨震传》中,原文是:“杨震兴高采烈,曰:‘吾闻君临天下,未闻以天下为君也。’”这句话形容杨震非常高兴、兴致勃勃的样子,表示他对刘备能够统一天下的能力和才华非常钦佩和赞叹。
  • 成语结构
    兴高采烈是由两个形容词兴高和采烈组成的,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形容名词的状态和特征。
  • 例句
    1. 他在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兴高采烈地告诉了父母。2. 小明收到了心仪已久的礼物,兴高采烈地向朋友炫耀。3. 她在演唱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兴高采烈地举起奖杯庆祝。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兴高采烈”与高兴、兴致勃勃的样子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得到好消息或者实现目标而非常高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样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高兴、兴致勃勃相关的成语,如“欢天喜地”、“喜笑颜开”等,来丰富对情感表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假的时候,我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一起去游乐园玩。2. 初中生:听到自己被选为班级代表,她兴高采烈地向同学们发表了感谢的演讲。3. 高中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后,他兴高采烈地向家人宣布了好消息。4. 大学生:获得奖学金后,他兴高采烈地向导员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