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通渎
• 通读
• 通都巨邑
• 通都大邑
• 通都大埠
• 通都
• 通迵
• 通洞
词语造句
• 庆喜造句
• 庆祥造句
• 庆霄造句
• 庆笑造句
• 庆慰造句
• 庆问造句
• 庆色造句
• 庆瑞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编余
编印
编译程序
编译
编演
编选
编修
编写
编校
编削
躅蹢
zhú dí
拼 音:
zhú dí
注 音:
ㄓㄨˊ ㄉㄧˊ
繁体字:
基本解释
徘徊不前。引申为觊觎、窥伺。 明 唐顺之 《读<春秋>》:“《春秋》始书 荆 入 蔡 以献舞归,则其躅蹢之势已见。 桓 文 奋而扼之,其锋稍阻。”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详细解释
躅蹢是一个由动词“躅”和动词“蹢”组成的成语。躅的意思是迟缓、停滞不前,蹢的意思是迟疑、犹豫。躅蹢形容一个人在行动或决策时犹豫不决,迟迟不前。
使用场景
躅蹢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犹豫不决、拖延不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迟疑不决,或者在行动时迟迟不开始。
故事起源
躅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郑安平被秦国的使者邀请去秦国做客。郑安平犹豫不决,迟迟不肯答应。使者见状,便用剑在地上划了一道线,对郑安平说:“你若能跨过这道线,就表示你答应了。”郑安平看着那道线,却迟迟不敢迈出一步。最后,他错过了这个机会。从此,人们就用“躅蹢”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时犹豫不决、迟迟不前。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一直在躅蹢,迟迟不敢接受这个挑战。2. 我们不能一直躅蹢不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躅蹢”拆分为“躅”和“蹢”来记忆。躅可以理解为迟缓的意思,蹢可以理解为迟疑的意思。将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形成成语“躅蹢”,就表示一个人在行动或决策时迟疑不决、迟迟不前。
延伸学习
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犹豫不决、迟迟不前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拖延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做作业时总是躅蹢不前,导致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2. 初中生:我在选择学科时一度躅蹢不前,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专业。3. 高中生:面对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躅蹢不前,不知道是否要接受这个录取通知书。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他因为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躅蹢不前。5. 成年人:他在做决策时总是躅蹢不前,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决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