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养
yí yǎng
  • 拼 音:yí yǎng
  • 注 音:ㄧˊ 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和乐。《文选·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李善 注引《广雅》:“养,乐也。”
    (2).犹保养,休养。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旧唐书·丘和传》:“ 和 时年已衰老,乃拜 稷州 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 宋 林逋 《山阁偶书》诗:“餘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3).犹陶冶。 茅盾 《官舱里》:“‘哦,丝竹是能够怡养性子的。极好,极好!’老先生也郑重地赞叹着。”

  • 基本含义
    指心情舒畅,身心愉悦。
  • 详细解释
    怡养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怡怡我心》中的“怡怡我心,言念君子”,意为心情舒畅,内心愉悦。怡养强调的是人们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使心灵得到滋养,达到内心愉悦的状态。
  • 使用场景
    怡养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调整心态、放松身心的情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散步、观赏美景、欣赏音乐、读书等活动中感到愉悦和放松。
  • 故事起源
    怡养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怡怡我心》中,是西周时期的一首赞美君子的诗歌。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君子品德的赞美,后来衍生出成语“怡养”。
  • 成语结构
    怡养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怡养”和宾语“心”构成。
  • 例句
    1. 他经常参加瑜伽课程,以怡养身心。2. 在大自然中散步,可以让人怡养心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怡养”与心情愉悦、放松身心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同时,可以多进行与怡养相关的活动,如欣赏美景、听音乐等,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怡养相关的成语,如“怡然自得”、“心旷神怡”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听一段轻音乐,以怡养自己。初中生:放学后,我经常去公园散步,怡养心情。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打算去海边度假,放松身心,怡养自己。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怡养”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