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志
yǎng zhì
  • 拼 音:yǎng zhì
  • 注 音:ㄧㄤˇ ㄓ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 光武 即位,乃之 琅邪 劳山 ,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 唐 薛逢 《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誚,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 许平仲 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 许先生 。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
    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孟子·离娄上》:“若 曾子 ,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 曾子 者,可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

  • 基本含义
    培养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意志力。
  • 详细解释
    养志指的是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坚持,培养自己的志向和意志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轻易放弃。只有养成了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目标。
  • 使用场景
    养志常用于鼓励、励志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 故事起源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范睢和蔡泽都是齐国的大臣,他们在朝廷中常常意见相左。有一次,范睢对蔡泽说:“养志者,如养生物也,用心养之,必得其情。”意思是说,培养志向就像养生物一样,需要用心去养,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段话成为了后来“养志”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养”和“志”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始终养志不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 在面对挫折时,要学会养志,坚持自己的信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养志”与“养生物”进行类比,将培养志向比作养生物一样用心养,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志存高远”、“坚持不懈”等,来扩展对于志向和意志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养志,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养志,坚持不懈,争取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养志是实现理想的关键,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我们要养志,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