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格
yuán hé gé
  • 拼 音:yuán hé gé
  • 注 音:ㄧㄨㄢˊ ㄏㄜˊ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元和体。 唐 白居易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到 元和 体变新”原注:“众称 元 白 为千字律诗,或号 元和 格。”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行为等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礼仪规范。
  • 详细解释
    元,指最初的、原始的;和,指和谐、友好;格,指规范、准则。元和格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符合最初的、原始的道德准则,且和谐友好。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符合社会道德和礼仪规范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
  • 故事起源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对话:“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矜持而不争斗,与众人和睦相处。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群而不党”引申为“元和格”,形容一个人能够与众人和谐相处,不偏袒任何一方。
  • 成语结构
    主要由“元”、“和”、“格”三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处事态度一直元和格,所以在团队中很受欢迎。2. 她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元和格,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元”代表最初的、原始的,而“和”代表和谐友好,“格”代表规范准则。将这三个字的意思联想起来,就能够记住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元和格的好同学,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在班级中展现出了元和格的品质。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会努力做到元和格,为同学们服务。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培养元和格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要始终保持元和格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