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而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ī gài ér lùn ㄧ ㄍㄞˋ ㄦˊ ㄌㄨㄣˋ

    一概而论(一概而論) 

    ◎ 一概而论 yīgài’érlùn

    [lump together under one head;treat different matters as the same] 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

  • 基本含义
    凡事都一概地做出结论,不加区分地一律看待。
  • 详细解释
    一概而论是一个表示对事物没有区分、没有具体分析的态度的成语。它强调了对事物的过于笼统和武断的看法,没有把事情的不同情况和细节考虑在内。
  • 使用场景
    一概而论通常用于批评别人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片面、不够全面。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不要过于武断,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
  • 故事起源
    一概而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学家。据传,孟子曾经在一次讲学中提到,一个人不应该一概而论,而应该对每个人和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和思考。
  • 成语结构
    一概而论是由“一”、“概”、“而”、“论”四个字组成的。其中,“一”表示全面、整体,表示对所有事物的一概看法;“概”表示概括、概述,表示对事物没有具体分析;“而”表示连词,连接前后两个成语部分;“论”表示论述、讨论。
  • 例句
    1. 不要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他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概而论,没有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一概而论”这个成语与“一刀切”这个俗语进行类比,因为它们都表示对事物不加区分地一律看待。可以想象一个人用一把大刀将所有的事物都切成一样的形状,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不可思议”、“一视同仁”等,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不应该一概而论,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具体评价。2. 初中生:在做作业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的题目都很简单,要认真分析每个题目的要求。3. 高中生:在对待问题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