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利必有一弊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ㄧㄡˇ ㄧ ㄌㄧˋ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ㄅㄧˋ

    有一利必有一弊 

    谓事物有其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自从 燧人氏 发见,或者发明了火以来,能够很有味的吃火锅,点起灯来,夜里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学士,却又不免头痛,此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亦作“ 有一利即有一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道:‘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 基本含义
    指任何事物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即使是看似完美的事物,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它强调了事物的两面性,提醒人们要以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片面追求利益。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讨论事物的利弊,或者警示人们不要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视了其缺点。在讨论决策、评估风险以及分析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季氏》这篇篇章中。孔子对弟子季氏说:“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得必有一失。”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有得必有失。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八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意义。
  • 例句
    1. 这种新技术虽然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但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有一利必有一弊。2. 虽然这个方案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尝试的,毕竟有一利必有一弊。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解为两个部分,“有一利”和“必有一弊”,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然后再联想它们的关系,即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之分。
  • 延伸学习
    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事半功倍”、“得失参半”等,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两面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新学生虽然很调皮,但是他也很聪明,有一利必有一弊。2. 初中生:手机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一利必有一弊。3. 高中生:考试加分政策虽然能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但也可能导致学生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真正的学习过程,有一利必有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