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被就业是最近出现的流行词,源于有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英汉词典解释
词性解释
falsific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status
词语来源
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7月12日在发表在天涯论坛上,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并且在论坛转载的过程中被放到了标题里:《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
据作者讲述,他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才想起来要看看自己的材料。赫然发现其中有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看着上面的内容,“我顿时惊呆了,天哪,我居然已经就业了,协议书上面白纸黑字的就业单位名称,还有就业单位大红的印章”,就业单位是××工业公司,他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我从今天起不找工作了,老子去找那家××工业公司,找它要岗位,找它要薪水去!”酱里合酱说。
网上反应
网友ug1981对“被就业”的解读很精辟:今年开始毕业包分配(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孤例,天涯网友“别怕”说自己曾被学校安排去参观一个电池公司,随即就被“就职于”该公司了。网友“顺时针”也反映,“临近毕业前几天,学校通知没有签的就业协议收上来,等离校前再发给我时,就业协议已经签了,我已经光荣就业了!”
河北科技大学论坛里也有网友发帖讲述了同样的情况。这位叫“quanw eim in “的网友说,“当就业协议书和派遣证再次发到我手中的时候,就业协议书上却多了一个石家庄金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印章(其他办理了人事代理的同学也如此)。这家公司我们从来都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在哪!这一印章给我档案转递带来很多麻烦!”
“楼主被就业?网络新名词诞生??”网友井底的跳跳敏锐地发问。确实,“被就业”这个词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帖子被转得到处都是,大家也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
天涯网友bei65909表示羡慕,“楼主比我好多啦,好歹学校还替你盖章,我们不但要自己想办法去盖,而且不盖还不发毕业证。”有网友直言“感觉帖子作者是在显摆,不就你们学校替你签了就业协议吗!”
像这种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就“被就业”的情况确实少见,更多的其实是“被要求就业”,网友“水明楼主”说,“很正常,你们学校帮你们找单位已经不错了。我们学校是逼着我们自己找单位:必须在6月20日之前签订就业协议,否则档案打回原籍,毕业证和学位证缓发。”
原因
近一年来,促进就业是所有高校的头等大事。一方面,就业工作在各校热火朝天地开展;而另一方面,这也成了个别高校借制造虚假“政绩”向国家、社会邀功的绝佳时机。高就业率能给高校带来诸多好处:上级部门重点表彰;媒体舆论大力宣传;在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挂钩的前提下,高就业率还能保证扩招……而统计就业率的主要根据却只是一纸就业协议书。这还不简单!于是,深谙“欺上瞒下”之道的某些高校,轻而易举地让就业困难户们迅速“被就业”。
统计高校就业率本来是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参照,而不论是何种统计数据,最重要的就是真实。为了学校的形象、私利,制造虚高数据,这不仅有悖于国家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初衷,更坑害了部分学生。这些“被就业”的毕业生其实仍未就业,按照相关规定,他们本能获得一些就业帮扶、援助,但现在既然他们已“被签”了就业协议,就只能穿着“皇帝的新装”,自己四处谋求出路。
显然,在虚高就业率的指引下,就业工作只会越走越偏,甚至忽略了本来最值得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各方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可能会脱离真实情况,沦为摆设。为今之计,有关部门只有在彻查“被就业”怪象的基础上,揭开高校就业率的数字面纱,了解各校真实的就业情况,才能确保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至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也可在摸清学校实情后重新进行,只不过这次一定要“求真”不“求高”。
其实,类似的情况早已被媒体广为报道。曾有报道称,1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均表示,他们学校都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发毕业证书。这样的情况在教育部2003年出台规定,高校不能只能管扩招不管就业后就开始出现。教育部规定包括了“18条挂钩”,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有的省明确规定就业率低于30%的高校专业停止或者隔年招生。
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
被就业—就业率
高校要漂亮的就业率、教育部门也要漂亮的就业率。毕业生就算找不到工作,弄个有公章的就业协议交上来,这一造假办法如今不新鲜了,一个不到百人的小店弄出一百张就业协议的故事也有点老套了;靠扣毕业证的手法逼学生拿到就业协议书的手法,也已经成为旧闻。
眼下最有“创意”的手法是:大学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经被签订了就业协议,于是,“被就业”,变成了一网络新词,新鲜热辣着。
对就业率造假和注水问题的批评之声从未消弭,但此风硬是越刮越盛,技巧层出不穷,人有多大胆,就业率就有多高产。反正毕业生是否真的找到工作,高校并不用负责,教育部门也不用负责。
有了体面的就业率,高校的专业设置、财政经费等才能有保障,来年才能“忽悠”更多不谙世事的学生;有了体面的就业率,主管部门也可以自豪地宣示政绩。
至于就业率注水而产生的对专业设置、对入学误导等恶劣影响(如果还有人愿真心相信这个就业率的话),有关部门完全是知道的,但在现实利益的算计法则之下,也恐是无暇顾及了。
就业率作为一种统计数字,被注水成“虚假繁荣”,蜕变为一种牟利工具,“被就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注脚,这种怪象实质上已经涉嫌以虚假信息欺诈、误导学生及家长,也违反统计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