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肃
jìng sù
  • 拼 音:jìng sù
  • 注 音:ㄐㄧㄥˋ ㄙ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宁静肃穆。《素问·诊要经终论》“刺鍼必肃” 唐 王冰 注:“肃谓静肃。”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萧红 《生死场》十三:“在 赵三 家里,他们像在举行什么盛大的典礼,庄严与静肃。”

  • 基本含义
    指安静、肃穆,没有声音或动静。
  • 详细解释
    静肃是由形容词“静”和形容词“肃”组成的成语。静指没有声音,安静;肃指庄重、严肃。静肃形容环境安静肃穆,没有任何声音或动静。
  • 使用场景
    静肃一词常用于形容庄重的场合,如祭祀、宗教仪式、悼念活动、法庭审判等。也可以用于形容环境安静的地方,如图书馆、寺庙等。
  • 故事起源
    静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对于宗教仪式和庄重的场合非常注重肃穆和安静。因此,静肃这个成语就形容了这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 成语结构
    静肃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静”和形容词“肃”。
  • 例句
    1.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保持静肃,表达对先祖的敬意。2. 图书馆是一个静肃的地方,人们在那里专心阅读和学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静肃这个成语:1. 将“静”和“肃”这两个字分开记忆,静表示安静,没有声音;肃表示庄重、严肃。2. 想象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人们保持安静,没有任何声音或动静。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静肃相关的成语,如“肃然起敬”、“肃穆”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于静肃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静肃地站立,向国旗致敬。2. 初中生:在法庭上,被告人和观众都要保持静肃,以尊重法庭的庄重。3. 高中生:在图书馆里,大家都要保持静肃,以不打扰其他人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