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树
yì shù
  • 拼 音:yì shù
  • 注 音:ㄧˋ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驿路旁所种的树。 唐 杜甫 《龙门》诗:“ 龙门 横野断,驛树出城来。” 唐 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诗:“驛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閒。”

  • 基本含义
    驿站前的树木,比喻指引旅途方向的标志或象征。
  • 详细解释
    驿树是指驿站前的树木,常常用来指示旅客方向或提供休憩场所。成语“驿树”比喻指引旅途方向的标志或象征,也可以表示某个位置或场所在特定环境中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点或事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 故事起源
    《汉书·马援传》记载了一个关于驿树的故事。马援是西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在出征途中遇到了一棵大树,将士们都以此为标志,团结一致,战胜了敌人。后来,这棵树成为了驿树的象征。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家餐厅是这个城市的驿树,每个人都知道它的位置。2. 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就像驿树一样,无人不知。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驿树”想象成一个路标,指引着旅行者前进的方向。可以通过联想“驿树”和旅行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驿站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性,以及驿树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我们学校门口有一棵很高的树,每天都是我们上学的驿树。2. 初中生:这本书在我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驿树的作用,帮助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图书馆是我学习的驿树,每天都能在那里找到我所需要的知识。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我们学院的驿树,他的指导让我们在学术研究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