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
zhēn jūn
  • 拼 音:zhēn jūn
  • 注 音:ㄓㄣ ㄐㄩ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主宰。《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 苏轼 《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
    (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 许君 。” 宋 徐铉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
    (3).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 太平真君 的省称。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 魏 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 真君 。”

  • 基本含义
    指真正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
  • 详细解释
    真君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古代,君主被认为是天命所归,拥有无上的权威和统治力。真君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权威地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
  • 使用场景
    真君一词常用于正式场合,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家、权威人士,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方面的超群表现。比如,他是音乐界的真君,他的演奏技艺无人能及。另外,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可以用真君来称呼某位尊贵的长者,表示对其尊敬之意。
  • 故事起源
    真君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当时,鲁国的宣公问孔子:“君子何如斯可谓之‘真君’?”孔子回答:“真君者,德之至也。”这个对话表达了孔子对真君的理解,即真君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 成语结构
    真君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真”表示真实、纯粹,第二个字“君”表示君主、权威。
  • 例句
    1. 他在教育界的贡献非常大,被誉为教育界的真君。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世界领先,堪称该领域的真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真君”联想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威的君主,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个戴着皇冠、坐在宝座上的君主,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和智慧,代表着真正的权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真君相关的成语,如“真命天子”、“真金不怕火炼”等,以扩展对真君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真君,她教我们很多知识。2. 初中生:爸爸在工作中是个真君,他的决策总是明智而果断。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是物理学领域的真君,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整个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