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然
kuài rán
  • 拼 音:kuài rán
  • 注 音:ㄎㄨㄞˋ ㄖ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孤独貌;独处貌。《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唐 李德裕 《题奇石》诗:“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宋 杨万里 《感秋》诗之四:“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
    (2).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於事无与亲,彫琢復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成玄英 疏:“块然,无情之貌也。” 明 张居正 《葬地论》:“若体魄,块然无知,与土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 清 陈确 《葬书·与同社书》:“而一人之身,荣瘁殊遭,则善恶顿易,虽百其口,何以自明?矧兹块然者,復焉能分解?”
    (3).安然。《穀梁传·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杨士勋 疏引 徐邈 曰:“块然,安然也。” 汉 陆贾 《新语·至德》:“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旧唐书·良吏传下·吕諲》:“ 諲 性谨守,勤於吏职,虽同僚追赏,而块然视事,不离案簿。”
    (4).形容具体、真切。
    (5).犹魁然。形容高大。 清 沉谦 《引声歌》:“形体块然,神明所寄。”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是虽块然七尺之躯乎?而其能力之弱,则与未成年者相差无几。”

  • 基本含义
    形容心情突然变得平静或安详。
  • 详细解释
    块然是由“块”和“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块”表示突然,意指事物的状态或情绪的变化非常迅速;“然”表示平静或安详。块然形容心情或状态在瞬间变得平静和安详,通常是由于某种突发事件或改变引起的。
  • 使用场景
    块然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状态在某个瞬间变得平静和安详。例如,一个人可能在面临困难时感到焦虑和紧张,但当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的心情会块然下来,变得平静和安详。
  • 故事起源
    关于块然的故事并不多见,它是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和用法推测的。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紧密相关,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块然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听到好消息后,心情块然变得平静而愉悦。2.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她的心情块然地变得安详而有信心。
  • 记忆技巧
    记忆块然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块”与“然”两个字的意义联系起来。块表示突然,而然表示平静。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情在一瞬间从紧张变得平静,就像被一块巨石压住然后突然放松一样。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块然相关的成语,如“块头”、“块状”等,可以帮助扩展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完作业后,心情块然,可以去玩了!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的心情都块然了,可以放松一下了。3. 高中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我心情块然地变得非常开心和放松。4. 大学生:经过一段紧张的准备,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心情块然地变得轻松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