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下
líng xià
  • 拼 音:líng xià
  • 注 音:ㄌㄧㄥˊ ㄒㄧ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侍卫、门卒或仆役。 汉 应劭 《汉宫仪》:“太常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乘,有铃下、侍阁、辟车、骑吏、五百等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王敦 在 武昌 ,铃下仪仗生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布 ( 吕布 )屯 沛城 西南,遣铃下请 灵 ( 纪灵 )等。” 胡三省 注:“铃下,卒也,在铃阁之下,有警至则掣铃以呼之,因以为名。”
    (2).太守的敬称。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称太守曰节下,又云铃下,又云第下。”

  •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人或事物的掌握或管理下。
  • 详细解释
    成语“铃下”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铃”和“下”。其中,“铃”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常用于传达命令或管理人群;“下”表示掌控、管理的意思。因此,“铃下”指在某个人或事物的掌握或管理下。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具有权威或主导地位,或者某个事物在某个范围内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以用于描述领导者的权威、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等情境。
  • 故事起源
    成语“铃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帝王时代。在古代,帝王常常用铃来传达命令或管理人群。当铃声响起时,人们必须听从指令或行动。因此,成语“铃下”就形象地描述了在某个人或事物的掌握或管理下的情景。
  • 成语结构
    主要由名词“铃”和介词“下”构成。
  • 例句
    1. 在这个公司的铃下,我学到了很多管理经验。2. 作为班级的班长,我在同学们的铃下,需要负责组织活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铃下”与铃声和掌控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帝王手持铃声,掌控着整个国家,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管理、领导力相关的成语,如“马首是瞻”、“掌上明珠”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铃下,我们要听从她的指导。2. 初中生:班长是我们班级的铃下,负责组织各种活动。3. 高中生:校长是我们学校的铃下,管理整个学校的运行。4. 大学生:导师是我们实验室的铃下,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