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什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糖高宗”之后,农产品游资炒作又瞄上了“苹果”,一个新的名词“苹什么”开始在苹果主产区山东烟台市流行。各路资金涌入当地疯狂抢购,“红富士”瞬间身价大增,续演着近日以来的涨价大戏。

    苹什么-事件分析

    在有官方部分受贿人员与奸商勾结屏蔽正确信息而故意造成的供求缺口因素的作用下,民间流动性充裕带来的游资炒作使得农产品价格轮番疯涨。从此前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再到目前的“苹什么”,2010年农产品牛市行情不断呈现品种轮动态势,资金炒作极为活跃。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农产品还处在价值洼地,自然灾害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选择炒作农产品是因为其资金量不大、风险小,更容易炒作。但当前的农产品炒作是短期的,当其他市场有投资机会,这些炒作肯定会离场。

    汪霏霏分析说,这可能还不是疯狂的最后时刻。那些存在供求紧张情况、国家市场调控能力比较弱的品种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炒作对象。但是也要注意,近两三年来,农产品牛熊周期很短,要警惕市场暴涨之后掉头向下。面对似乎难言退潮的农产品炒作,堵不如疏,应该多管齐下。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譬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紧投机资金的源头。更重要的是给流动资金一个出路,可以鼓励流入资本市场。同时,当务之急是建立农产品价格异动检测机制,完善价格波动和低收入者补贴的联动,将市场损害降到最低。

    苹什么-苹果抢收战

    本身从事苹果出口生意的刘洪民知道,往年这个时候,出口苹果已经开始装船,而今年还没有开始。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使得出口苹果在价格上不再占有优势,出口商也在观望。因此,这些"消失"的苹果不可能都已被出口,而当地的消费能力也没那么强。

    刘洪民的这一判断得到了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的印证。他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库存少的原因有二:一是当地果商对明年的价格走势拿不准;二是一些乡镇经常停电,冷库不敢收存苹果。与刘洪民的"眼中无果"相对应的是,排满乡村道路两旁的收购点"袋中无果"。

    记者在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的乡村道路两旁看到,这里搭满了帐篷。当地村民介绍说,每一顶帐篷都是一家苹果代购点,帮着全国各地的苹果批发商收购苹果。收购阵容强大,而卖果者寥寥无几。往往是一辆农用车过来,大家蜂拥而上。这几乎是抢果。"刓到篮里就是菜,收到袋中就是果。"

    刘洪民告诉记者,在栖霞也是如此情况。"2010年收购苹果的队伍是去年的两倍,许多代收点因为收不上苹果而赔本。" 由于收购点增加一倍,受雇收苹果的人日工资也水涨船高。一天不出100元,是无法雇到人上路"拦截"卖果果农的农用车的。刘洪民告诉记者,2010年虽然代收点很多,但赚钱的并不多。

    苹什么-价格上涨

    每斤上涨一元钱

    抢夺苹果的战争,2010年提前10天左右打响了。按照通常的天气条件,烟台市的苹果应该在2010年10月5日、6日开始采收。因为今年春季寒冷,预计采摘时间应该推迟10天。但采摘还是在"应该"的时间开始了。其实,在此之前,部分果农就已经开始采摘苹果,而此时苹果收购价格已经接近去年的最高价。直径80毫米的苹果(80果)去年的收购价一般在每斤(下同)2.6元到2.8元之间,最高的到过3元。而今年一开秤就基本达到了去年的历史高点。

    2010年一开秤,"80果"的收购价格就在2.6元到2.8元之间,随后一天一个价。"10天内涨到了4元,还有5元的。"刘洪民告诉记者。 苹果收购价应该比去年同期上涨了四成左右,也就是每市斤上涨了1元钱。 前述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的估计比刘洪民稍低一点。他估计烟台市的苹果收购价比去年同期涨了15%到20%。

    苹什么-涨价原因

    减产并非涨价原因

    关于苹果价格的飙涨,栖霞市的一名苹果收购商告诉本报记者,这主要是因为产量的降低。但无论是刘洪民还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对减产之说并不认同。2010年的全国苹果形势分析会不久前在烟台举行。刘洪民曾询问全国苹果第一生产大省陕西省农业局的一位副局长,该副局长对刘表示,陕西省并未减产,因为有新挂果的果园加入,今年苹果产量估计有5%左右的增长。而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烟台市的苹果总产是稳重中略降,但从整体上来说,还不能影响供求关系。

    刘洪民对减产和"消失"的苹果,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炒手在故意制造苹果供应不足的假象,以便在高价位出手获利。这一点,上述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也不予否认。有意思的是,该协会每年都要发布苹果市场走势的分析报告。但今年,按照相关领导的要求,不再进行这类分析。可见 ,苹果价格的飙涨并非是因为产量的降低,在有官方部分受贿人员与奸商勾结屏蔽正确信息而故意造成的供求缺口因素的作用下,民间流动性充裕带来的游资炒作使得农产品价格轮番疯涨,是此次苹果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

    苹什么-形势分析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农产品还处在价值洼地,自然灾害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选择炒作农产品是因为其资金量不大、风险小,更容易炒作。但当前的农产品炒作是短期的,当其他市场有投资机会,这些炒作肯定会离场。

    汪霏霏分析说,这可能还不是疯狂的最后时刻。那些存在供求紧张情况、国家市场调控能力比较弱的品种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炒作对象。但是也要注意,近两三年来,农产品牛熊周期很短,要警惕市场暴涨之后掉头向下。面对似乎难言退潮的农产品炒作,堵不如疏,应该多管齐下。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譬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紧投机资金的源头。更重要的是给流动资金一个出路,可以鼓励流入资本市场。同时,当务之急是建立农产品价格异动检测机制,完善价格波动和低收入者补贴的联动,将市场损害降到最低。

    苹什么-相关资料

    每天下午,山东烟台栖霞的果品交易市场就热闹起来,大小车辆络绎不绝。山东栖霞市900余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外地商贩就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村庄,但今年尤其多。这让做“代办”生意的徐春涛忙得不亦乐乎。

    “代办商”徐春涛:今年一窝蜂,有点看不懂。懂行的和不懂行的都来倒腾。有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全国各地都有,有点疯。

    金秋十月,栖霞市起伏不断的丘陵上栽满了苹果树,树上挂满了套着袋子的“红富士”苹果。通往乡村的马路边上收购苹果的“代办点”非常多。徐春涛的代办点就是其中的一个。

    “代办商”徐春涛:今年来这里收苹果的比上年多了2倍都不止。很多人都干这一行了,随便搭个棚,铺个布,就开始收苹果了。

  • 基本含义
    指不明白、不知道的意思。
  • 详细解释
    苹什么是一个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或情况不理解、不了解的成语。它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个问题或情况感到困惑、茫然或无法理解的状态。
  • 使用场景
    苹什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中,例如在学校、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当你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一个难以理解的情况时,你可以使用苹什么来表达你对此事的困惑和不理解。
  • 故事起源
    苹什么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或传说。它是由“苹果”和“什么”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的,表示对某件事情不了解的状态。
  • 成语结构
    苹什么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分别是“苹果”和“什么”。
  •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完全苹什么,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2. 学生们对老师的新安排表示苹什么,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 记忆技巧
    要记住苹什么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苹果和什么两个词语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个苹果,然后面对这个苹果,他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苹什么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对某件事情不了解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学会使用苹什么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数学题太难了,我完全苹什么。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意思我完全苹什么,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3. 高中生:这个物理公式我完全苹什么,不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4. 大学生:这门课的内容太抽象了,我对这个领域完全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