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
táo zhū gōng
  • 拼 音:táo zhū gōng
  • 注 音:ㄊㄠˊ ㄓㄨ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春秋 时 越国 大夫 范蠡 的别称。 蠡 既佐 越王 勾践 灭 吴 ,以 越王 不可共安乐,弃官远去,居于 陶 ,称 朱公 。以经商致巨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诸友乡党,而怀其重寳,间行以去,止于 陶 ……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貲累巨万。天下称 陶朱公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爱陶 原名 爱鼎 ,因见 陶朱公 致富奇书,心中喜悦。”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七章:“只要有资本,还怕不可以做个独门生意,一方面统制,一方面专卖,再一方面包揽倾销?纵然暂时当了亡国大夫,岂不仍可作个 陶朱公 第二吗?”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能够克服困难,勇敢无畏地做事,不怕困难和挫折。
  • 详细解释
    陶朱公是指陶渊明和朱熹,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卓有成就。朱熹是宋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说对中国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陶朱公成语借用了这两位文化名人的名字,表示一个人能够像他们一样勇敢无畏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 使用场景
    陶朱公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用于赞美那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
  • 故事起源
    陶朱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陶渊明集》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描述了陶渊明以及他的一位朋友朱熹在山中遇到了一只凶猛的野兽,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野兽搏斗,并最终战胜了它。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勇敢无畏的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陶朱公是一个由三个姓氏组成的成语,陶渊明、朱熹和公。其中,陶渊明和朱熹是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公是指一位公众人物。
  •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了陶朱公的精神。2. 她像陶朱公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陶渊明和朱熹的名字与勇敢无畏的精神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陶渊明和朱熹的生平和作品,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陶朱公一样,勇敢地面对考试。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陶朱公的精神,最终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陶朱公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4. 大学生:他的创业故事让人想起了陶朱公,他在困难中咬牙坚持,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