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肃
níng sù
  • 拼 音:níng sù
  • 注 音:ㄋㄧㄥˊ ㄙ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寒凉而肃穆。《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政流演,其候凝肃。” 王冰 注:“凝,寒也;肃,静也。寒来之气候。”《素问·气交变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謐,其政凝肃,其令寒。”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萃西方之凝肃,秉金气之坚强。”

  • 基本含义
    形容气氛庄重、肃穆。
  • 详细解释
    凝肃指的是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它常常用来描述场合、情绪或氛围。
  • 使用场景
    凝肃一词常常用于形容正式的仪式、典礼、法庭、会议等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严肃的表情、语气或态度。
  • 故事起源
    凝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些仪式和典礼。在古代,人们举行仪式或典礼时,常常要求参与者保持肃穆、庄重的态度,以示对仪式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凝肃一词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凝肃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在毕业典礼上,整个礼堂都充满了凝肃的气氛。2. 老师的凝肃表情让学生们感到有些紧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凝肃与庄重、严肃的情绪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参与仪式或典礼时,人们要保持肃穆、庄重的态度。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凝肃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凝重、肃静、庄严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国旗下举行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保持着凝肃的表情。2. 初中生:法庭上的气氛非常凝肃,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判决结果。3. 高中生:在班会上,老师的严肃表情让同学们感到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