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吞
qīn tūn
  • 拼 音:qīn tūn
  • 注 音:ㄑㄧㄣ ㄊㄨ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暗中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
    [构成]
    偏正式:侵〔吞
    [例句]
    侵吞公款。(作谓语)
    [同义]
    侵占、霸占

  • 近义词

    并吞、侵陵、侵害、侵扰、侵略、侵占、侵犯、霸占、侵夺

  • 反义词

    退赔

  • 英文翻译

    1.(暗中非法占有) embezzle; misappropriate; peculate

  • 详细解释

    ◎ 侵吞 qīntūn
    (1) [embezzle]∶侵占吞没公物或他人资财
    (2) [annex]∶并吞;归并
    侵吞了两个公司
    (1).围棋术语。谓投子侵入对方势力范围并占据多数空点。 唐 杜荀鹤 《观棋》诗:“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2).用武力吞并别国或占有其部分领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其强大国之侵吞小邦,弱肉强食,势之自然,非公理所能及也。”
    (3).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之物。《廿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着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哪里得来?”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做了几次官都不十分得意,在最后一任里,他拉下很大的亏空,并且据说有侵吞公款的嫌疑,非常不名誉地下了任。”

  • 基本含义
    指非法占有或霸占别人的财物。
  • 详细解释
    侵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侵指侵犯、侵害;吞指吞噬、吞没。这个成语的基本意思是指一个人非法占有或霸占别人的财物,侵犯别人的权益。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非法占有或霸占别人的财物。在法律领域或社会问题讨论中,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贪污、腐败、侵权等行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事件。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官员叫孟尝君。孟尝君是个贪婪的人,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了很多人的财物。后来,人们就用“侵吞”来形容他非法占有别人的财物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老板侵吞了员工的工资。2. 这个政府官员被指控侵吞公款。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侵犯别人的财物,就像是把别人的东西吞噬了一样”,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侵略”、“侵害”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不小心把同学的铅笔盒拿走了,他侵吞了同学的财物。2. 初中生:这个商人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侵吞了他们的钱财。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损害了人民的利益。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侵吞了员工的福利和奖金,导致员工不满。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