纰漏
pī lòu
  • 拼 音:pī lòu
  • 注 音:ㄆㄧ ㄌ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纰漏 pīlòu
    [careless mistake;small accident] 因疏忽而产生的错误疏漏

  • 近义词

    马虎、大意、怠忽、忽略、忽视、粗心、疏忽、漏洞

  • 英文翻译

    1.careless mistake; small accident; slip

  • 详细解释

    (1).错误疏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两书均有《纰漏》篇,记谬误不合之事。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送高三十五书记》:“ 刘辰翁 云:‘崆峒,犹言一大地也。’紕漏至此,稍知《兔园册》者不为,而世犹宗之,何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建康实录》:“其麤疏紕漏,不可胜摘。”
    (2).指错误,事故。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一章:“如果不是 小杨 作风严厉,很可能还会出一点小小的纰漏。”

  • 基本含义
    指疏忽、失误、差错。
  • 详细解释
    纰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做事不细心、有疏忽失误的情况。它强调了行动或决策中的错误或疏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 使用场景
    纰漏这个词语常用于评论工作中的疏忽失误,也可以用来形容学习中的错误或疏忽。它可以用来批评别人的不细心,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的粗心大意。
  • 故事起源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莽在治理国家时,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一位大臣的谋反行动,导致政权不稳定。后来,人们用“纰漏”来形容类似的疏忽失误。
  • 成语结构
    纰漏是一个形容词的形式,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工作总是有很多纰漏,需要经常纠正。2. 这个项目的纰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3. 我们必须小心,避免纰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纰漏”与“粗心大意”联系起来记忆。纰漏形容了一个人的粗心大意,容易犯错误。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疏忽大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等,可以帮助提高对纰漏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犯了一个纰漏,忘记了背诵的诗歌的最后一句。2. 初中生:老师提醒我们要检查作业,以免出现纰漏。3. 高中生:这个实验的纰漏导致了错误的结果,我们需要重新进行。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注意避免纰漏,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5. 成人:在工作中,纰漏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要谨慎处理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