骛棹
wù zhào
  • 拼 音:wù zhào
  • 注 音:ㄨˋ ㄓ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急速行进的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隐汀絶望舟,騖棹逐惊流。”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动迅速,如飞一般。
  • 详细解释
    骛棹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骛意为飞快,棹意为划船。骛棹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如同划船一般迅猛。
  • 使用场景
    骛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动快速、敏捷,可以用在赞美一个人工作效率高、行动迅速的场合。
  • 故事起源
    骛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十六年》。故事中,齐国的国君襄公与子之间发生了争执,子想要离开齐国。襄公非常不舍,派人追赶子,希望能够挽留他。追赶的人划船追赶,但是子却乘风逃离,追赶者无法追上。后来人们用“骛棹”来形容子的行动迅速,如飞一般。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工作起来骛棹,效率非常高。2. 这个运动员跑步的速度骛棹,一下子就冲到了终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划船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迅猛,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飞黄腾达”、“如鱼得水”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跑步的速度骛棹,很快就到了终点。2. 初中生:他学习起来骛棹,总是能够迅速掌握知识。3. 高中生:这个运动员游泳的速度骛棹,打破了多项纪录。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要像骛棹一样迅速行动,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