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纸无驴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ān zhǐ wú lǘ ㄙㄢ ㄓㄧˇ ㄨˊ ㄌㄩˊ

    三纸无驴(三紙無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輒酬之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 鄴 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后因以“三纸无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根据、没有依据。
  • 详细解释
    三纸指的是纸条、字条等书写材料,无驴指的是没有驴的依托。这个成语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没有事实、证据支持,缺乏根据和依据。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言论或文章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在表达观点或写作时要有充分的依据和根据。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笑话。相传,有两个人在争论一只驴的颜色,一个人说驴是黑色的,另一个人却坚持说驴是白色的。他们争论不休,最后找来了两张纸条,分别写上“这是黑驴”和“这是白驴”。然而,他们却没有驴来作为事实依据,因此被人取笑为“三纸无驴”。
  • 成语结构
    三纸无驴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三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的观点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是三纸无驴。2. 这篇文章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简直是三纸无驴。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纸想象成没有驴的依托,形象地表示没有根据和依据。可以通过和“驴”相关的场景来记忆,比如想象一个人在纸上画了一只驴,然后把驴擦掉,只留下了三张纸。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无中生有”、“无稽之谈”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的话没有证据,就像是三纸无驴。初中生:老师讲课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依据,不能说三纸无驴的话。高中生:在写论文时,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不能出现三纸无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