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承
kè chéng
  • 拼 音:kè chéng
  • 注 音:ㄎㄜˋ ㄔ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能够继承。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克承其后。”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余惟昔者 崇禎 以前,实克承 庆历 之业。” 唐弢 《尺素书》:“在对待 鲁迅 问题上, 姚文元 也精通家学,克承父业,袭用了 姚蓬子 的手法。”

  • 基本含义
    继承并克服困难
  • 详细解释
    克承是由“克”和“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克”表示克服、战胜,而“承”表示继承、接受。克承的含义是指在继承某种事物或责任时,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辜负前人的期望。
  • 使用场景
    克承常用于形容继承某种使命、责任或遗志,并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情境。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团队或组织在接手前人遗留的工作或使命时,坚持努力,不畏艰难,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 故事起源
    克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左传·襄公十四年》。故事中,鲁国的襄公去世后,他的弟弟公仪继承了国君的位子。公仪在继承国君的责任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最终成功地承担起了国君的职责。因此,人们用“克承”来形容继承并克服困难的情况。
  • 成语结构
    克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克”是动词,表示克服、战胜;“承”是动词的宾语,表示继承、接受。
  • 例句
    1. 他克承前人的遗志,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2. 在困难面前,他始终能够克承,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记忆技巧
    如果你想记住克承这个成语,可以将“克”字想象成克服困难的力量,而“承”字则代表继承责任的意义。你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并继续前行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克承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继承、克服困难相关的成语,如“承前启后”、“克己奉公”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对于继承和勇往直前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克承爸爸妈妈的期望,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克承前任的工作,带领大家一起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克承爷爷的事业,将他的企业发展得更加壮大。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我要克承前辈的经验,带领团队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