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对
qiē duì
  • 拼 音:qiē duì
  • 注 音:ㄑㄧㄝ ㄉ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恰切应对。 汉 徐干 《中论·务本》:“夫详於小事而察於近物者,谓耳听乎丝竹歌謡之和,目视乎琱琢采色之章,口给乎辩慧切对之辞……体騖乎俯仰折旋之容。”
    (2).指诗律上的平仄声调严格相对。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至如 曹 刘 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

  • 基本含义
    指言辞、行动或态度得当,合乎情理;也可指言辞严厉,毫不客气。
  • 详细解释
    切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切”意为严厉、准确,第二个字“对”意为合适、得当。因此,切对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行动或态度得当,合乎情理。在某些情况下,切对也可以指言辞严厉,毫不客气。
  • 使用场景
    切对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符合道理。例如,当某人在公众场合表达意见时,如果他的言辞得当,合乎情理,我们可以说他说话切对。另外,当某人对别人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时,如果他的批评言辞严厉而准确,也可以说他的批评切对。
  • 故事起源
    关于切对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确,但这个成语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可以说,切对这个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 成语结构
    切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切”为形声字,表示刀切的动作;“对”为会意字,由“寸”和“対”组成,表示两个寸字面对面,表示合适、得当。
  • 例句
    1. 他的建议非常切对,值得我们借鉴。2.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用切对的态度来解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切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准确地切割着一块合适的东西,表示他的行动是切对的。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言之切切”、“言之有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专心听讲,回答问题也很切对。2. 初中生:写作文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切对。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他的观点清晰,辩辞切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互相沟通切对,以避免产生误解。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切对,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