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謇
jiǎn jiǎn
  • 拼 音:jiǎn jiǎn
  • 注 音:ㄐㄧㄢˇ ㄐ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忠贞;正直。《楚辞·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王逸 注:“謇謇,忠贞貌也。”《旧唐书·儒学传下·郭山恽》:“遂能志在匡时,潜申规讽,謇謇之诚弥切,諤諤之操逾明。” 刘师培 《文说》:“‘謇謇’表忠藎之忱,‘翼翼’示雍和之度。”
    (2).直言貌。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 龚遂 亦数直諫,陈祸福,号泣謇謇无已。”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謇謇公庭,申申私宴。”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乡音譁謇謇,破帽惻吾吾。”
    (3).正直之言。《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芻蕘以言得罪。”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谨慎、有所保留。
  • 详细解释
    謇謇一词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在这本书中,謇謇一词用来形容谨慎、慎重的态度。謇謇的含义是指说话时经过深思熟虑,不轻易发言,言辞保守。
  • 使用场景
    謇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慎重、谨慎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重大决策或重要场合中表现出的谨慎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言辞慎重、不轻易发言。
  • 故事起源
    謇謇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的一段记载。当时,齐国有一位大夫叫謇伯,他非常谨慎,言辞慎重,不轻易发言。有一次,齐国的国君问謇伯一个问题,謇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给出了答案。国君对謇伯的谨慎态度非常赞赏,于是用“謇謇”来形容他的言谈举止。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程度加重。
  • 例句
    1. 他在会议上一直謇謇不已,从不轻易发表意见。2. 她謇謇地回答问题,不敢随意妄言。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謇謇的发音“jiān jiān”和“谨谨”,意为谨慎、慎重。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非常小心谨慎的样子,将这个形象与謇謇这个词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谨慎、慎重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审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总是謇謇地复习,所以成绩很好。2. 初中生:老师问问题时,我会謇謇地思考,然后再回答。3. 高中生:面对重要的决策,我们应该謇謇慎言,不要轻率决定。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謇謇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謇謇慎行,不要随意发表言论,以免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