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要
jiē yào
  • 拼 音:jiē yào
  • 注 音:ㄐㄧㄝ 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会要,辑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异同杂语》:“博览羣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有 三国 魏 曹操 《兵法接要》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有 孙武 《兵法接要》七卷。

  • 基本含义
    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并加以采纳。
  • 详细解释
    接要是一个有关待人接物的成语,意为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并加以采纳。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和接纳,体现了一个人谦虚谨慎的待人态度。
  • 使用场景
    接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或与他人交往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采纳其中有益的建议。它可以用于工作场合、学习中、家庭生活等多种场景。
  • 故事起源
    接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孟尝君曾经求教于名医扁鹊,扁鹊给出了一些建议。孟尝君虚心接受并采纳了扁鹊的建议,最终病愈。后来,人们用“接要”来形容孟尝君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接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接”表示接受,接纳,“要”表示重要的意见或建议。
  • 例句
    1. 我们在团队中要互相接要,共同进步。2. 领导的意见很重要,我们要虚心接要。3. 学会接要他人的意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接”字和“要”字的形状形象化,联想成一个人接过别人的重要东西,例如接过一个重要的文件,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待人接物相关的成语,例如“和而不同”、“和蔼可亲”等,以拓展对待人际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我就接要了同学的建议。2. 初中生:班级组织活动的时候,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老师非常愿意接要。3. 高中生:在学习中,老师的指导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会虚心接要老师的建议。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接要对方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可以促进团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