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宁
qú níng
  • 拼 音:qú níng
  • 注 音:ㄑㄩˊ ㄋ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蘧伯玉 和 宁武子 的并称。 春秋 时 卫国 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论语·卫灵公》:“君子哉 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 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 蘧 宁 知卷舒, 孔 颜 识行藏。”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赖有古人踪跡在,只应 蘧 宁 是吾师。”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心安定、不受外界困扰。
  • 详细解释
    蘧宁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是“蘧蘧然蘧蘧斯民也,故能蘧然”。其中,“蘧蘧然”形容人心宁静、安定,不受外界困扰。后来演变为成语“蘧宁”,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平和、安定。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内心平静、安定,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或压力时仍能保持冷静和镇定的心态。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的这句话“蘧蘧然蘧蘧斯民也,故能蘧然”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记载。这句话原本是描述襄公治理国家时,民众的心境平和、安定,不受外界困扰。后来,这句话演化成成语“蘧宁”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
  • 成语结构
    蘧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蘧宁的心态,让人佩服。2. 面对挫折,她始终保持蘧宁的态度,不轻易放弃。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蘧宁”与一个平静的湖面联想在一起。想象自己站在湖边,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就像湖面一样蘧宁。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平静、宁静相关的成语,如“宁静致远”、“波澜不惊”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前,我保持蘧宁的心态,不紧张。2. 初中生:尽管面对困难,我依然能够保持蘧宁的心境,不受干扰。3. 高中生:在面对挑战时,他能够保持蘧宁的态度,不轻易退缩。4. 大学生: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蘧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各种困难。5. 成人: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压力,但是只要保持蘧宁的心境,我们就能够应对一切。